浮阳外越与虚阳外越区别是虚实不同。
浮阳外越属实证。常见的是湿邪久困太阴、陷入少阴伤阳,卫阳(在肌表的阳气)失于外护,浮阳越于体表的实证。由于湿邪伤阳,卫阳失于外护,浮阳外越则汗多、身热,卫气之阳受损就多汗,同时阴虚相火旺盛,浮阳越外则身热,神不守舍。
虚阳外越属虚证,是指阳气虚衰,阴寒内盛,逼迫虚阳浮游于上,格越于外的虚证。由于阳气虚衰,阴寒内盛,故表现为自觉发热,欲脱衣揭被,面色浮红如妆,躁扰不宁,口渴咽痛,头部汗出,脉浮大或数等。
虚阳外越的本质为阳气虚衰,阳虚生寒,肢体失温煦,水液气化失常,故胸腹摸之不热,且下肢厥冷,渴不多饮或欲饮热,疲乏无力,小便清长,或尿少而浮肿,大便不燥,甚至下利清谷(大便清稀如水或夹杂不消化的食物)。
出现不适后应及时就医,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