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穴和操作
精准取穴
在股前区,髌底上2寸,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。
简便取穴
大腿用力绷紧肌肉,可见髌骨外上缘有一凹陷,即为此穴。
先找到阴市,直下1横指,即为此穴。
阴市(ST33)精准定位:在股前区,髌底上3寸,股直肌肌腱外侧缘。
小贴士
本穴的精准取穴使用了骨度分寸的方法,其中,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为19直寸。
简便取穴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取穴方法,是长期临床经验总结的方法,操作简便,便于记忆。
一般情况下,简便取穴的方法只适合日常按摩、拔罐、艾灸等养生防病时运用。
如果使用穴位进行疾病的治疗,则需要使用精准取穴。
简便取穴中的1横指即“1寸”,可采用指寸定位法中的拇指同身寸比量取穴,伸直拇指,拇指指骨关节横纹两端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。
需要说明的是,指寸定位法在应用时较为便利,但取穴的准确性稍差,且操作时应以被取穴者自己的手为准。
由于每个人的高矮、胖瘦与手的比例不完全成比例,因此,指寸定位法必须在骨度分寸的基础上运用,而不能以指寸全部量取全身各部,否则长短失度。
局部解剖
皮肤,皮下组织,阔筋膜,股外侧肌。
浅层分布有股前皮神经,股外侧皮神经,股外侧静脉;深层分布有股神经肌支,旋股外侧动脉,静脉降支。
治疗操作
直刺0.5~1寸。
可灸。
功效主治
功效
理气和胃,定痛消肿,宁神。
主治
穴位局部病症,例如膝关节肿痛,膝脚腰痛伸屈不利,膝关节炎。
胃部病症,例如胃痛,胃痉挛,急性胃炎,泄泻。
乳腺疾病,例如乳痈,乳腺炎。
其他病症,例如大惊。
日常保健
梁丘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,善于治疗胃部病症,对于急剧的胃部疼痛,按揉梁丘穴有较明显的缓解效果。
按摩
按揉梁丘穴有助于缓解急性胃炎、胃肠炎引起的疼痛。突然膝盖疼痛时,也可以按揉梁丘穴来缓解。
艾灸
艾灸梁丘穴3~4分钟,每天3次,可以辅助治疗胃痉挛等胃部病症以及膝盖肿痛等局部病症。
常用配伍
配中脘、内关、足三里,治胃脘胀痛、急性胃炎。
配犊鼻、阳陵泉、阴陵泉、膝阳关、委中、委阳,治膝关节痛、腰部疼痛。
配膝阳关、曲泉,治筋挛、膝不得屈伸。
配公孙、内关,治感染外邪之胃痛。
配太冲,治肝气犯胃。
配内廷,治胃热炽盛。
延展阅读
穴位信息
国际标号:ST34
来源:《针灸甲乙经》
属性:郄穴
穴名释义
梁,山梁的意思,这里指高起的地方;丘,丘陵的意思。本穴前面的髌骨巨大如同山梁,本穴后面的内侧筋肉隆起如同丘陵,本穴位置就像在山梁的上方,所以命名为梁丘。
古籍摘要
皇甫谧·西晋《针灸甲乙经·卷九》:大惊,乳痈,梁丘主之。
王执中·宋《针灸资生经》:梁丘、地五会,治乳痈。
皇甫谧·西晋《针灸甲乙经·卷十》:胫苕(tiáo)苕痹,膝不能屈伸,不可以行,梁丘主之。
杨继洲·明《针灸大成·卷六》:主膝脚腰痛,冷痹不仁,跪难屈伸,足寒,大惊,乳肿痛。
参考文献
[1]
世界卫生组织(西太平洋地区). 世界卫生组织标准针灸经穴定位(西太平洋地区)[M]. 岗卫娟,李素云,黄幼民,等译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
[2]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,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. 腧穴名称与定位(GB/T 12346-2006)[S]. 北京:中国标准出版社,2006.
[3]
梁繁荣,王华. 针灸学[M]. 4版. 北京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16.
[4]
孙国杰. 针灸学[M]. 2版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8.
[5]
解秸萍,程凯.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取穴特色技法详解[M]. 北京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17.
[6]
郭长青. 人体经络穴位使用大图册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6.
[7]
查炜. 人体经络穴位一日一学[M]. 南京: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,2020.
[8]
徐碧芳. 拉筋拍打治百病大全[M]. 南昌: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,2015.
最新修订时间:2021.11.28 18:12
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,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,具体请遵医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