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路通
[lù lù tōng]
又称:
枫木、枫香、九孔子枫实
功效:
祛风活络,利水,通经,止痒
简介
一种常见中药材,常用于方剂配伍、中成药中
具有祛风通络、利水、通经、止痒的功效
孕妇、月经过多者、虚寒引起血崩者禁用
中药介绍
路路通(Beautiful Sweetgum Fruit)取自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的干燥成熟果序。本品表面多孔,药性能四通八达,所以得名“路路通”。
用于治疗关节痹痛,麻木拘挛,水肿胀满等[1-2]
主要药性
味苦,性平。归肝、肾经[1]
产地选材
主产于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。
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收,去除杂质,干燥。用时捣碎。以个大、颜色灰棕、无果梗者为佳[3]
性状特征
路路通呈球形,直径2~3厘米,为聚花果,由多数小蒴果集合而成。基部有总果梗。
表面呈灰棕色或棕褐色,有多数尖刺和喙状小钝刺,长0.5~1毫米,常折断,小蒴果顶部开裂,呈蜂窝状小孔。
重量较轻,质地较硬,不易破开。香味轻微,味淡[4]
储存方法
放在干燥的地方[4]
古籍记载
《本草纲目拾遗》:“辟瘴却瘟,明目,除湿,舒筋络拘挛,周身痹痛,手脚及腰痛,焚之嗅其烟气皆愈。”
《岭南采药录》:“治风湿流注疼痛及痈疽肿毒。”
《浙江药用植物志》:“行气宽中,活血通络,利水。治胃痛腹胀,风湿痹痛,乳中结块,乳汁不通,小便不利,月经不调,荨麻疹。[3]
功效作用
治疗功效
祛风活络,利水,通经,止痒[1,5]
主治病证
关节痹痛,麻木拘挛,水肿胀满,乳少,经闭,风疹瘙痒[1,5]
作用分析
祛风活络
路路通能通行十二经脉,擅于祛除留滞在肌肉、筋骨、关节、经络的风寒湿邪,适用于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痹证,症见筋脉拘紧僵硬,周身关节疼痛等。
本品能通行血脉,可治疗气血瘀滞、脉络闭阻引起的半身不遂,跌打损伤,瘀血肿痛等。
利水
本品味苦,能泄下水饮,具有通利小便,消除水肿的作用,可治疗水肿胀满,小便不通畅等。
通经
本品主要入肝经,擅于疏肝理气,具有通经脉,下乳汁的作用,可治疗妇人肝气郁结不畅引起的经闭,产后乳汁不通,或乳房胀痛等。
止痒
本品能祛风止痒,可用于治疗荨麻疹,风疹,癣症等[3,6-7]
临床应用
关节痹痛,麻木拘挛
治风湿痹证,症见腰腿酸痛麻木,脉络筋骨紧张僵硬,常配伍当归、川芎、独活、桑寄生、伸筋草、络石藤、秦艽、海风藤、鸡血藤、桑枝等。
治气血瘀阻,脉络不通畅引起的中风后半身不遂,常配伍黄芪、川芎、红花、地龙等。
水肿胀满
治肾的固摄功能失调、膀胱气化功能失调引起的水肿,常配伍茯苓皮、桑白皮、冬瓜皮、茯苓、猪苓、泽泻等。
治胃脘及腹部胀满,常配伍木香、乌药、枳壳等。
治水肿臌胀(腹部胀大如鼓),小便不通,常配伍蜣螂、通草、丝瓜络、香橼皮等。
乳少,经闭
治气滞血瘀引起的行经不畅或经闭,月经量少,小腹胀痛,常配伍香附、茺蔚子、当归、川芎、芍药等。
治乳汁不通,乳房胀痛,或乳汁少,常配伍穿山甲、王不留行、青皮等。
风疹瘙痒
治风疹瘙痒,常配伍地肤子、刺蒺藜、苦参等,可内服或外洗。
跌打损伤
治跌打损伤,瘀肿疼痛,常配伍桃仁、红花、苏木等[4,7-8]
现代研究
研究发现,路路通有抗炎、镇痛等药理作用[3]
使用方法
路路通可单独使用,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,或应用于方剂、中成药等,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。
用法用量
路路通煎汁内服时,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5~10克。或研末服用。
外用适量,可研末撒于患处,或燃烧出烟,嗅其气味。
除消食药(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)、镇静安神药(临睡前服用)等药物之外,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,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,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[1,7]
炮制方法
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收,去除杂质,选取药用部分,晒干[4]
常见配伍
路路通配益母草
路路通主入肝经,具有祛瘀通经的作用;益母草性味辛散,主要入血分,擅于活血祛瘀调经,是妇科治疗月经病、产后病的重要药材。
二者配伍,能活血调经,祛瘀通滞,适用于治疗血滞引起的痛经,行经不畅,经闭,产后腹痛等。
路路通配茯苓
路路通能通行十二经脉,调理一身气机;茯苓药性缓和,可以通过促进水液运行来祛湿,无论寒热虚实各种类型的水肿都能使用。
二者配伍,能通利小便,消除水肿,适用于治疗水肿,小便不通等。
路路通配伸筋草
路路通擅长祛风湿而通络;伸筋草药性擅于通达,而不是停留在某处,具有祛风除湿,活血通络的作用,尤其擅长舒展筋骨,缓解拘紧僵硬。
二者配伍,能祛风除湿,通经络,适用于治疗风湿痹证,症见肢体麻木疼痛,拘紧僵硬[3]
组成方剂
和肝益肾饮
药物组成:路路通、石菖蒲、宣木瓜、木香、焦三仙、菊花、菟丝饼、白芍、灯心草。
功能与主治:和肝益肾。适用于治疗肝病。
滋乳汤
药物组成:路路通、生黄芪、当归、知母、玄参、穿山甲、王不留行。
功能与主治:补益气血,通络下乳。适用于治疗气虚血瘀或经络瘀阻引起的产后乳汁少[3]
制成中成药
抗风湿液
药物组成:牛大力、两面针、七叶莲、半枫荷、黑老虎根、豺皮樟、路路通、血风根、香加皮、虎杖、千斤拔、毛冬青、鸡血藤。
功能与主治:祛风祛湿,活血通络,强壮腰膝。用于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,类风湿关节炎,腰腿痛,坐骨神经痛,四肢酸痛麻木及腰肌劳损等症。
耳聋通窍丸
药物组成:路路通、磁石、大黄、当归、黄柏、黄连、黄芩、龙胆、芦荟、木香、石菖蒲、栀子。
功能与主治:清热泻火,利湿通便。用于治疗肝胆火盛,头眩目胀,耳聋耳鸣,耳内流脓,大便干燥,小便颜色深黄。
生乳片
药物组成:路路通、白芷、穿山甲、党参、冬瓜子、漏芦、山药、熟地黄、丝瓜络、王不留行、猪鞭等。
功能与主治:补气生血,通经下乳,具有促进乳汁分泌,改善乳汁质量的作用。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亏损,乳汁少,乳汁不通。
通乳颗粒
药物组成:路路通、白芍、柴胡、川芎、穿山甲、当归、党参、黄芪、瞿麦、漏芦、鹿角霜、熟地黄、天花粉、通草、王不留行。
功能与主治:益气养血,通络下乳。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亏损,乳汁少,无乳汁,乳汁不通等症。
心益好片
药物组成:路路通、冰片、蟾酥、琉璃草、三七、生晒参、猪牙皂。
功能与主治:活血化瘀,行气止痛,益心宁神。用于治疗冠心病,心绞痛,胸闷,心跳加快并伴有心慌,气短等[3]
安全用药
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
使用路路通时,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,此外,路路通与一些药容易混淆,需加以鉴别。
孕妇、月经过多者禁用,以确保临床疗效、安全用药,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。
特殊人群
孕妇禁用。
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,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[4]
用药禁忌
有路路通过敏史的人群,则禁止使用。
月经过多者禁用,虚寒引起的血崩者禁用。
忌食辛辣、油腻、生冷、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,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,使药物的疗效降低,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[3]
鉴别用药
路路通与穿山甲
古籍记载两者都能行气血,通经络,散瘀滞,下乳汁,是通经下乳的重要药材,常用于治疗经闭,痛经,产后乳汁不下,腹部出现有形或无形的积块,有胀痛感等。需要注意,穿山甲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,禁止猎杀。
路路通能通行十二经,擅于祛除留滞在肌肉、骨节、经络里的风寒湿邪,适合治疗风寒湿痹,症见筋脉拘紧僵硬,周身骨节疼痛麻木。
路路通还擅于调理一身气机,通利小便,消除水肿。
穿山甲既能活血祛瘀,又能通络搜风,药力可以遍及全身,与祛风湿药配伍,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,关节疼痛、僵硬、弯曲困难,手足拘紧僵硬者。
穿山甲味咸,性寒,药性走窜,擅长消散,有消肿排脓的作用,可以消散没有成脓的痈肿,又可以使已成脓者破溃、流出脓液,是治疗疮疡的常用药[3]
参考文献
[1]
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(一部)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20.
[2]
李振吉.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8.
[3]
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:中药饮片卷(2015年版)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7.
[4]
余传隆,黄正明,修成娟,等.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·中药饮片卷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8.
[5]
王建,张冰. 临床中药学[M]. 2版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21.
[6]
周祯祥,唐德才. 临床中药学[M]. 2版. 北京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21.
[7]
陈仁寿. 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:2015版[M]. 南京: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,2017.
[8]
钟赣生,杨柏灿. 中药学[M]. 5版. 北京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21.
最新修订时间:2023.09.28 13:33
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,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,具体请遵医嘱。
Copyright©2022 xiaohe-jiankang.com 京ICP备19038866号-11

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62号